淺談數位典藏(二) 數位典藏的發展
數位典藏在台灣發展逾16餘年,本篇筆者整理數位典藏發展各個階段相關計畫與目標與大家分享,讓大家能夠對台灣的數位典藏發展有更進一步的了解。 中華民國政府推動數位典藏不餘於力,主要推動的計畫如下: 數位博物館專案計畫(1998~2002) 國家典藏數位化專案計畫(2001) 國際數位圖書館合作計畫(2000~2002) 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2002~2006) 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第二期(2007)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2008~2012)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橋接計畫(2008~2012) 數位典藏橋接產業界推動計畫(2013迄今) 數位典藏發展歷程 a photo by bochi_huang on Flickr. 數位博物館專案計畫(1998~2002)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以下簡稱國科會)為了加強人文社會科學的研發以及科學教育工作,從1998年5月開始推動「迎向新千禧一以人文關懷為主軸的跨世紀科技發展」方案。「數位博物館」專案即為此方案中的計畫之一,主要目標是整合建置一個適合國情並具有本土特色的「數位博物館」,以發展教育性網際網路。 國家典藏數位化專案計畫(2001) 民國八十九年七月行政院第九次『電子、通訊、資訊策略會議』通過了『國家典藏數位化計畫』。並於九十年一月一日正式展開。參與此計畫的機構有:國立故宮博物院、國家圖書館、國立歷史博物館、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國立臺灣大學及中央研究院等七個單位。此計畫實為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的前身。 本計畫的發展目標是,將上述七個機構珍貴的重要文物典藏加以數位化,建立國家數位典藏,以保存文化資產、建構公共資訊系統,促使精緻文化普及、資訊科技與人文融合,並推動產業與經濟發展。 國際數位圖書館合作計畫(2000~2002) 始於2000年,計畫成員包含美國的康乃爾大學、匹玆堡大學及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臺灣的中央研究院、國立臺灣大學、及國立清華大學;與中國大陸的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及交通大學,並且參與CMNet (ChineseMemory Net)。 CMNet 是一個中美合作的研究計畫,由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所創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