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澎湖寶貝-秋冬手作趣(海貝文創心體驗)

圖片
簡報會員 海貝手作代表黃柏齊 (海貝原創) 手機:0956-578-813 e-mail: hlos@seasehll.com.tw 專業領域:主要提供貝殼DIY體驗、貝藝教學與貝殼材料包客製。 簡報分享 2022.10.04 by Bosch 大家好,我是大家鈦金分會 創始會員,海貝手作教學代表 黃柏齊。 今天主題簡報跟大家分享「澎湖寶貝-秋冬手作趣(海貝文創心體驗)」 我是海的故鄉原創工作室負責人暨手作教學講師,累積超過180場手作教學經驗,是位斜槓創業家。 在大家鈦金分會曾擔任第一屆的成長協調員。 工作室品牌「海貝原創」,成立於2013年,開始前幾年做銷售與客製服務。 2016年開始增加手作教學,2020年在中央老街成立澎湖第一家門市體驗店「四眼井8號店」,空間可容納15-20人。 2022年入駐澎南濱海樂園,設立第二家門市體驗店「山水50號店」,平時接受預約10人,包場最大可容納70人,主要服務客群是在地鄉親與澎湖旅客。 首先,第一個案例跟大家介紹體

廢貝新經濟 貝殼文創再造

圖片
簡報會員 海貝手作代表黃柏齊 (海貝原創) 手機:0956-578-813 e-mail: hlos@seasehll.com.tw 專業領域:主要提供貝殼DIY體驗、貝藝教學與貝殼材料包客製。 簡報分享 2022.01.18 by Bosch 海貝原創是公司自有品牌,2013年成立,2015年曾入選BNI台灣地區贈品贊助商。 後來,我們進一步延伸到體驗、講座、教學三方面,在北部舉辦多場實體「海貝幸福講堂」。17年回到澎湖成立工作坊,開始承接機關、團體、學校等戶外教學委託。當時也與分會內桌遊設計代表李芊蒔有業務合作。 18年在中央老街成立澎湖第一家門市體驗店「四眼井8號店」,營運至今。中央老街是澎湖最重要的文化老街,8號店主要服務澎湖觀光家庭客群,也撰寫政府計畫推廣貝文化。 今年我們取得文化部補助計畫,其中有個核心重點,是規劃一個「減少澎湖廢貝、提升廢貝新價值」的文化加值方案。 澎湖眾所皆知,旅遊觀光勝地,海鮮聞名,然而,吃完的貝殼到哪兒了,蚵殼現況如左下圖所示,但這只是一小部分唷。 此次計畫,我們將廢棄蚵殼經過清洗、風乾、粉碎、細磨、成漿之後,倒入設計好的澎湖印象模具,然後製成在地文創生活商品,透過廢貝再利用,升級原本的價值。 這就是海貝原創接下來要做的事,「廢貝4R文創計畫」。 去年,我們執行文化部貝文化數位影片,將珠螺做了專題介紹,包含簡介、生態、拾螺人、珠螺文化、珠螺美食、美的手藝、美的創意等七大單元,製成5分鐘數位教學,之後再將廢棄珠螺設計成「雙心石滬材料包」進行教學。年底我們還去七美東湖社區進行樂齡服務。 2019年,我們接到澎縣快樂銀髮關懷協會

淺談貝殼的運用價值(食、衣、住)

圖片
(資料更新 2021.07.31) 早從遠古時期,貝類就是人類食用的食物之一,而貝類,早在寒武紀時代,就出現在地球上,到目前為止,全世界的貝類記錄,已經超過十萬種以上。因此,不同的貝類,因為種類、形狀的不同,也會被運用於不同的地方。隨著時代的演進,從食、衣、住、行、育、樂各方面,都能見到貝殼的運用足跡。 本篇文章,筆者將針對食、衣、住三個方面來談貝殼的運用價值: 食得貝內寶 津津有味嘴中散 圖片來源 / PixaBay 台灣常見的貝類食材,以牡蠣、蚵、蠔、蛤、蜆、喇最為平常,常見小吃例如蚵仔煎、蚵仔麵線、蛤仔湯、烤牡蠣、燒酒螺等,都是常見的貝類料理。 貝肉的營養豐富,可以提供豐富的蛋白質、鈣、鐵等營養素,貝料理的作法也常被列在食譜之中,具有開胃養生的益處。 中國著名的滿漢全席中,各式滿漢全席就有燴鮮鮑乾貝、清湯鮮貝、御府乾貝菜心、蘿蔔球燒乾貝、皇冠乾貝、繡球乾貝、串炸鮮貝、紅燒赤貝、滑溜貝球、溜南貝、炒南貝等不同作法的貝料理。 從事海產的工作者,大部分會把處理完的貝殼當作廚餘丟棄。而養殖漁業業者或者海撈人員,由於他們不知道如何運用無法賣掉的貝殼,所以只能丟棄。 現在農委會水產試驗所,都有新的貝殼運用研究,像是貝殼珍珠層萃取物,已經有業者運用在健康保健品的領域上。 除了成為美味的料理外,中國藥用動物志也將貝殼列為中藥材,例如石決明就是鮑魚殼、牡蠣就是蠣蛤、海蛤殼就是蛤殼、白貝齒就是環紋寶螺、紫貝齒如虎斑寶貝,瓦楞子就是花蜆殼等。 貝灰在達悟族的傳統文化祭儀及生活有很重要的意義,當客人到家中來做客時,甚至在重要慶典上,主人會邀請客人吃檳榔,而檳榔裡一定會放貝灰一起食用,這是招待客人必須要用到的食材。 目前達悟族還保留傳統的貝灰技藝,因為製作貝灰要準備的東西很多,現在達悟各部落裡已少有人

澎湖產創會共創澎湖產業新機 注入地方創生發展產業思維

圖片
澎湖縣產業創生經濟發展協會(簡稱澎湖產創會)於2020年12月12日(六)假順成休閒會館舉辦「第一屆第二次會員大會」,當天超過七成會員出席,現場備有公益義賣、會員新商品、特產品以及小零嘴和與會嘉賓們交流分享。 大會由「傳播媒體委員會」陳文澤主委主持,開場後頒發會員入會證書,顧問聘書,以及理監事們的當選證書,並感謝榮譽志工們的付出和投入,後宣布設立「澎東商圈委員會」。委請趙嘉協 前村長擔任主委,龍門村林進順 副理事長任副主委,敦請趙金福 董事長任擔任顧問,及陳正男 前校長擔任顧問,今年與台北市晴光商圈共同締結姊妹會,並加入全國商圈協會。 整場大會活動, 在 歡樂的氣氛中圓滿,透過會務分享、商品介紹、音樂傳情共同祝福澎湖經濟起飛。 澎湖產創會假順成休閒會館舉辦「第一屆第二次會員大會」 照片來源 / 澎湖縣產業創生經濟發展協會 現場由大東山文創提供義賣商品,所得全數捐給協會 照片來源 / 澎湖縣產業創生經濟發展協會 現場展售會員商品 照片來源 / 澎湖縣產業創生經濟發展協會 會員報到桌 照片來源 / 澎湖縣產業創生經濟

「寶貝、寶貝2—澎湖的手工藝品業」新書發表會 作者李中信親領導讀

圖片
  澎湖縣文化局於109年11月8日(週日)上午9時整 假 澎湖生活博物館B1多媒體室舉辦《寶貝寶貝2-澎湖的手工藝品業》新書發表會暨簽書會活動,邀請作者李中信老師帶領在座民眾現場導讀,李中信老師期盼讀者透過本專書的引領,去認識、了解與欣賞、珍惜這塊土地所孕育出來的海洋產業文化。 新書發表會現場 攝影 / Bosch,Huang 贈書儀式(局長贈書作者) 攝影 / Bosch,Huang 由於澎湖有著極其豐富的海洋文化,因此,在澎湖,貝殼的運用從自然環境中被建構出多元的面向。而這些面向,常常伴隨生活智慧的衍生,像是灰窯、貝釦、珍珠植株育養、牡蠣及九孔等貝類的養殖、原貝外銷、貝藝加工、貝類食用等。 更有獨步且領先全球者,如文石、珊瑚的開採與加工等,在書中都有詳盡介紹,這些見證貝殼產業經營過程的史料來源豐富,因而作者將此分成三冊出版,並以「寶貝 寶貝」命名。 導讀內容之書籍命名 攝影 / Bosch,Huang 這是值得收藏與品味的一套海洋文化叢書,寶貝寶貝系列第一冊「澎湖的貝殼產業發展」,內容包含澎湖貝類生長環境與產地分布、貝塚、食用貝採集與食貝料理、灰窯、貝釦,以及珍珠、牡蠣、九孔之養殖。 寶貝寶貝系列第二冊「澎湖的手工藝品業」,書寫澎湖文石、珊瑚、貝殼三大產業,以及培育這些加工專業人才的三大機構,並附上藝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