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1月, 2017的文章

這些貝殼你一定要認識 ─ 世界五大寶螺

圖片
寶螺科是腹足綱盤足目中最受人喜愛的一科,分布於熱帶、亞熱帶、暖溫帶海域。種類繁多,臺灣有紀錄的寶螺就有91種。今日,筆者蒐集相關資料,與讀者分享關於世界五大寶螺(LV.BAF)的哪些事。 世界五大寶螺 LV.BAF主要寶螺以在世界上的稀有程度、色澤及大小來決定的,分別是天王寶螺(Leucodon)、王子寶螺(Valentia)、紅牡丹寶螺(Broderipii)、黃金寶螺(Aurantium)、富東尼寶螺(Fultoni): 天王寶螺 學名:Cypraea leucodon 分布於印度洋東部- 菲律賓及新幾內亞海域。 屬於寶螺科四大家族的林西那貝亞屬。 殼呈圓球形,背部隆起,前端突出,螺層內捲。殼表光滑,棕褐色,上面散佈大小不等的淺色圓斑。腹面淺棕褐色,殼齒粗。 因外形美麗,倍受廣大貝類收藏者的青睞,具有較高觀賞和收藏價值。 王子寶螺 學名:Cypraea valentia 分佈於澳大利亞北部,新不列顛島,菲律賓。 殼呈圓球形,背部隆起,螺層內捲。殼表光滑,棕色或褐色,上面佈滿各種斑點和花紋。腹面肉色,兩側有深色芝麻斑點。前後水管上方肉色,有三至四條褐線環繞。 因外形美麗,倍受廣大貝類收藏者的青睞,具有較高觀賞和收藏價值。 紅牡丹寶螺 學名:Cypraea broderipii 分佈於索馬里 屬於寶螺科四大家族的林西那貝亞屬。 黃金寶螺 學名:Cypraea aurantium 分布於西太平洋、澳大利亞、印尼、波利尼西亞、馬紹爾群島、斐濟群島及台灣綠島與蘭嶼海域。 屬於寶螺科四大家族的林西那貝亞屬。 因在強光照射下,表面會發出深桃紅色或金黃色的光澤,所以又有人稱它為「奇異之光」。 殼呈卵形,肥大而重。殼背橙紅色,十分圓潤光滑,殼底乳白色,殼口齒列橙紅色。唯放久後會褪成橙黃色。 因外形美麗,倍受廣大貝類收藏者的青睞,具有較高觀賞和收藏價值。 富東尼寶螺 學名:Cypraea fultoni 分佈於非洲東南部。 殼呈卵形,質厚。殼面平滑而富有光澤,殼背淺棕灰色,中間有一塊不規則褐色大斑.腹面乳白色,齒列長,乳黃色。

這些貝殼你一定要認識 ─ 古代貨幣寶螺

圖片
您知道三代(夏、商、周)以前,中國的寶螺貝幣由臺灣供應嗎?您想知道寶螺的秘密與貝幣的歷史嗎?今日,筆者蒐集相關資料,與讀者分享關於古代貨幣寶螺的哪些事。 基本資料 學名:Cypraeidae 簡介:俗稱寶貝,為腹足綱的一科。 分布:熱帶、亞熱帶、暖溫帶海域。主要分佈在印度 ─ 太平洋暖水區域,有的種類分佈於大西洋的沿岸暖水區。 形態特徵 為軟體動物腹足綱的一科,殼為卵圓形,螺旋部至成體時幾乎消失,殼口狹長,兩緣呈鋸齒狀。 內外唇均有細齒。外套膜薄,成兩葉狀,活著時候幾乎完全覆蓋貝殼。 殼面平滑且富有光澤,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 生活習性 因行動緩慢,怕強光,白天蟄伏在珊瑚洞穴或岩石下面,黎明或黃昏時才會外出覓食。 屬於肉食性,利用齒舌捕食海綿、有孔蟲、小的甲殼類動物。 雌雄異體,產卵季節多在3-7月,卵一般產在珊瑚洞穴,空貝殼及陰暗的地方。 貝幣寶螺 寶螺科的種類繁多,有紀錄的臺灣寶螺就有91種。而文獻上提到曾經作為中國貝幣的寶螺有台灣榧螺、阿拉伯寶螺、黒星寶螺、黃寶螺、愛龍寶螺這五種: 台灣榧螺 圖片來源 / H. Zell 學名:Oliva mustelina 中國大陸稱伶鼬榧螺,港澳稱台灣榧螺。 分布於日本、印度、新加坡、韓國、中國大陸(浙江、福建、廣東、海南)和臺灣。 夏至西周時期貝幣,形體瘦長,淺黃色,一端有小螺旋,背部多磨有不規則穿孔。 山東兗州大汶口文化墓葬、河南安陽殷墟商墓都有出土。安陽殷墟西區M620所出土的台灣榧螺是與銅貝共存。 阿拉伯寶螺 圖片來源 / 臺灣貝類資料庫 學名:Cypraea arabica 因貝殼表面的花紋,像阿拉伯的文字,故稱阿拉伯寶螺或易名阿文綬貝。 分布於澳大利亞、日本、

這些貝殼你一定要認識 ─ 螺中毒王雞心螺

圖片
您想知道海中最毒的海螺是什麼嗎?被蜇到的人一時之間會身中數百種不同的成分的毒液,阻斷神經系統傳遞,毫無感知而死亡,它被稱作「海中毒王」。今天,筆者就跟著大家,一同揭開「海中毒王」的面紗~ 圖片來源/Pixabay 基本資料 芋螺 學名:Conidae 簡介:俗稱雞心螺(Cone Snail),芋螺科是海洋裡腹足類軟體動物的一科海螺,體型範圍差別很大,從小型到大型。 分佈:非洲沿岸、紅海、澳大利亞、紐西蘭、菲律賓、印度、錫蘭、日本及中國福建、廣東沿岸、海南、西沙群島、台灣等地。 形態特徵 芋螺為腹足類軟體動物其中一科,常見於赤道海域珊瑚礁,最大的個體可以長到23厘米左右。 芋螺外殼前方尖瘦而後端粗大,形狀很像雞的心臟或芋頭。其貝殼堅固,成紡錘形,殼口於近基部較近肩部寬。 殼頂扁平,或有一個伸出的螺塔部,有的殼表面平滑,有的有螺旋狀裝飾。色彩及花紋斑斕多彩。 多數的芋螺其體螺層大,通常佔據了殼長的一半以上。殼口長且狹窄,不同的芋螺在貝殼的表面常有成長脈、螺脈、螺溝或顆粒,某些物種於殼肩部有結節或突瘤。 芋螺的殼表花紋多樣,以各式各樣的顏色呈現出如圓點、雲狀斑、軸線、網狀等各類形狀,其腹足長且窄,所有物種皆具有口蓋。 生活習性 芋螺屬熱帶地區的貝類,喜歡生活在溫暖的水域中,棲息於潮間帶到水深50公尺的珊瑚礁上、石礫堆下以及沙質底中。平常晝伏夜出,行動緩慢,多以肉食為主。 當芋螺發現有獵物靠近的時候,它就將長管狀的喙伸向獵物,通過肌肉的收縮,可以在幾秒鐘之內,將裝滿毒液的「魚叉」從喙里像子彈一樣注射到獵物體內。 春、夏季節為芋螺的繁殖期,卵囊袋狀,常附著在岩石上、每個雌體一次的產卵囊數為10-100餘個。 芋螺毒素 所有的芋螺都有毒,最毒的芋螺可說是地紋芋螺(Conus geographus)/ 殺手芋螺,曾在澳洲、菲律賓、新幾內亞有毒死人的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