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不知的貝殼數位化知識 ─ 揭開數位化過程的神秘面紗


數位化作業是貝殼藏品轉換為數位貝殼中,最精隨的階段。每個過程與細節,影響著整個數位化專案的成敗,尤其面對大量的藏品與長時間的數位化工作, 更是要注意各個執行階段。想知道數位化過程的步驟通常包括哪些部分嗎?今天,柏齊帶您一同揭開數位化過程的神秘面紗~

由於貝類藏品具有豐富且多變形狀的特性,建議執行者可以採用數位相機拍攝之方式來進行數位化工作。本文分別用拍攝前的準備工作、三種常用的數位化方式以及影像後製的重點和注意事項三個部分與大家分享:

拍攝前的準備工作

拍攝之前的藏品測量、資料記錄與拍攝環境是使拍攝過程順利的重要工作。為了取得高品質的影像,這些環節不可忽略。

(一)藏品測量

  • 將貝殼藏品進行測重,測重時則需注意重量小於1公克一律以「≦1」紀錄。(建議採用精密的電子秤來測量)
  • 進行藏品的長、寬與高度測量,並在清單上記錄下數據,以便建置後設資料與資料庫之用。

(二)資料記錄

  • 拍攝之前進行藏品測量與記錄工作,是為了降低藏品受損的風險。因為重覆拿取藏品的次數會使藏品受損機會增加。
  • 事先記錄可以讓數位化作業上減少重複步驟並增加工作效率。
  • 測量完成並已記錄數據的貝殼藏品,即可直接送攝影棚進行拍攝工作。

(三)拍攝環境

  • 進行環境選擇與佈置需要注意牆壁顏色的反光與窗戶的透光等問題。以免拍攝環境影響到數位影像檔品質。
  • 避免透過窗戶或週遭環境所產生的雜光,影響相機觀景窗的檢視效果。
  • 牆壁顏色建議以柯達18%灰卡的顏色最為適合,再者以白色或黑色為佳。

三種常用的數位化方式

根據貝殼的數目、鰓的構造、神經的結構及體制的型式等重要特徵,目前較合理的分類系統是將軟體動物門分為八個綱,由於各綱的形態差異極大,因此在拍攝時需要針對各種別來設計不同的拍攝方式,原則上,建議拍攝遵循以下三點:
  1. 主要拍攝正面及殼口面,視其特殊性增加拍攝面
  2. 拍攝方向維持一致,以求數位檔案統一及美觀
  3. 避免反光及聚光點的產生。
另外,針對不同類型的貝殼及影像用途,常用的數位化拍攝方式可分為平面影像攝影、平面顯微影像攝影及3D環物影像攝影等三種方式:

(一)平面影像攝影

1) 藏品的固定

  • 不論貝殼形態如何,對於一般大小的貝殼「≧0.5 cm」皆可採用平面影像攝影進行數位化作業。
  • 因應貝殼的多變的形態,在進行拍攝前,建議使用黏土將藏品固定住。
  • 使用黏土大小跟位置要特別注意,不可影響拍照的美觀。
  • 數位化的首要條件就是要加強對原件的保護,因此黏土材質與特性在挑選上就需要特別謹慎。某些牌子黏土的材質不佳,沾上時並不容易使其完全與藏品脫離乾淨,反而弄髒藏品並破壞藏品原貌。

2) 器材的架設與設定

  • 貝殼藏品普遍屬於小型物件,故拍攝時建議準備翻拍架來協助拍攝工作。
  • 光源照射是影響影像品質的重要關鍵之一,多數貝殼表面會產生的反光問題。因此光源的架設,除了角度的調整還需注意平均佈光。
  • 燈源使用前必須先暖機至自然色溫5300k~5500k。待相機和光源架設一切就緒後,方可進行白平衡校正以確保影像檔顏色的正確性。
  • 建議拍攝前可先準備細毛刷、3M隨手黏(清潔用)和黑色背景紙等工具,並將電腦和相機進行連線,以增加拍攝過程的流暢度。
  • 在學術研究的角度,仍較重視貝殼的特徵和花紋,反而色彩較為其次;再加上大部分的貝殼體型較小,所以在拍攝時不使用色彩導表。

3) 影像的拍攝

  • 貝殼藏品的拍攝重點是凸顯貝殼的形態表徵,可以正確辨識此藏品的種別。拍攝的角度以正面及殼口面兩部分為主,再依照藏品的構造與特徵選擇拍攝角度。
  • 拍攝時先用黏土固定藏品拍攝的角度並調整拍攝光源。建議以M模式進行拍攝,將光圈縮到最小以取得景深和清晰的影像,快門則視曝光情形調至適當數值。
  • 拍攝時請注意藏品是否約佔滿畫面八成,並且能清晰的看見藏品花紋、色彩以及形狀種種特徵。
  • 若藏品的體積或色澤差異極大,每拍攝完一張都要進行光圈、快門與焦距的調整,以確保影像的清晰。
  • 透過相機與電腦的連線功能,立即檢視影像檔的各項細節,若不符合拍攝標準則立即重拍,以降低影像後製作業的複雜度。

(二)平面顯微影像攝影

  • 對於體積過小「≦0.5 cm」的貝殼,依照目前數位相機鏡頭的放大倍率,仍無法滿足貝殼藏品數位化的需求,故建議使用顯微攝影機進行數位化工作。
  • 根據中研院生物多樣性中心的經驗分享,該單位是採用ZEISS Discovery V12立體顯微鏡並接上鏡頭口徑符合之數位相機進行拍攝作業,數位影像放大倍率可達225倍,能完整的呈現貝殼藏品的紋路特徵。
  • 由於此類貝殼體積小,拍攝時需要使用到夾子,將藏品放置於拍攝容器的正中央後,利用黏土固定並小心調整拍攝的方向與角度,以凸顯藏品的特徵。
  • 由於拍攝主體過於微小,在焦距調整上深具挑戰性,而且要顧到藏品的表面特徵,因此拍攝作業相當耗時。尤其藏品的主體高低部分差距過大,產出的影像畫面清晰度則會有落差。
  • 為能立即掌握拍攝狀況,在進行拍攝前必須先將Discovery V12顯微攝影機和電腦進行連線,以便於隨時注意藏品的拍攝情形,拍攝時若影像檔不符合拍攝標準則立即重拍,以維持藏品影像檔的品質。

(三)3D環物影像攝影

為能呈現貝類藏品立體圖像,使貝類藏品做出更完整的呈現,部分藏品會採用3D環物拍攝,以下便針對環物拍攝的技術進行介紹:

1) 3D環物攝影技術

  • 環物影像攝影主要是採多視角拍攝方式,以取得各角度的貝殼藏品照片,拍攝完畢後再透過軟體縫合技術,將所有的照片組合成為立體影像。
  • 3D合成影像檔的精細度,將取決於分成幾個角度進行拍攝;例如每30度拍攝一張與每60度拍攝一張藏品照,兩者所合成的影像品質就有明顯的高低差異。

2) 器材設定與拍攝

  • 進行環物攝影工作時,除了備妥平面攝影所需之拍攝環境與器材外,則必須另外準備360度器物旋轉盤、旋轉攝影架以及水校正平儀。
  • 待拍攝環境、燈光及相機等設備完成架設作業後,首先將藏品放置於360度旋轉盤正中央,並使用水平校正儀測量轉盤是否傾斜。
  • 待完成傾斜校正後再透過相機與電腦的連線檢視各角度的藏品,是否皆位於螢幕的正中央。
  • 此時必須謹慎檢視,因為藏品的擺放位置,將會影響後續影像縫合的品質與效果。
  • 完成檢視後即可透過環物攝影系統的軟體,進行垂直角度與水平角度的拍攝設定並進行拍攝作業。

3) 3D影像合成

  • 上述曾提到3D影像檔的精細度,是取決於設定幾個角度來拍攝,當拍攝的角度越多相對合成的影像品質和檔案大小也越高。
  • 所以在設定拍攝規劃時,仍需評估該藏品的需求、拍攝時間,經費成本及硬體設備支援度等狀況,並非最高品質與最高規格就是最好的選擇。
  • 拍攝完各角度的藏品照後,接下來則必須透過影像合成軟體來建置3D影像檔。

影像後製的重點和注意事項

數位化之目的在於保存以及忠實呈現藏品的原貌。因此除了基本的修飾與調整,不會對藏品原始數位檔進行大幅度的修改與後製。若拍攝的影像檔需費時後製才達拍攝標準,則建議重新拍攝不建議後製處理。

(一)影像裁切與修飾

  • 首先檢視貝殼藏品是否位於影像檔的正中央,並佔約整體畫面的八成。
  • 針對影像檔的整體性對週邊多餘或不均衡的畫面進行裁切與修飾。

(二)雜點與清晰度的檢視

  • 原比例檢視影像檔是否有歪斜、雜點、聚光點、色偏或光線不足等問題產生。
  • 放大檢視貝殼藏品的紋路和細節特徵是否清晰。
  • 問題可以立即解決則建議透過後製處理即可。
  • 問題無法立即解決則建議重新拍攝以取得較佳品質之影像。

(三)影像規格的轉換

  • 完成影像後製,數位化作業就算告一段落。關於貝殼藏品影像的公眾瀏覽或傳輸,不建議直接提供原始檔,因為會由設備容量、傳輸速率、被盜用等風險。
  • 根據數位檔的規格制訂內容,建議再將原始檔另外轉換成商務級(用於加值輸出)和公共資訊級(用於網頁瀏覽),或以為未來的各項用途做準備。

(四)原始檔案的保存

  • 原始檔的保存是需要妥善規劃的重點之一,選擇的方案必須根據自身的需求和預算來進行規劃。
  • 不論選用哪種方案,必須掌握的關鍵在於多重備份與異地備份,避免原始檔遭受到無法預期的損壞時,又沒有備份檔可還原的狀況發生。

總結

綜合以上分享,貝殼數位化是個嚴謹複雜的一貫式作業流程,數位化作業的準備工作、執行重點和注意事項,關係著數位化專案的成敗。希望今日分享可以對於貝殼數位典藏有興趣的初學者帶來微薄的幫助。歡迎投入貝殼數位典藏的行列中,盡情享受貝殼生活。

相關文章


【參考連結】
歡迎成為齊.博客Line@之友
齊.博客為您搭起貝殼文創學習的橋梁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不可不知的貝殼收藏知識 ─ 貝殼的處理與存放

這些貝殼你一定要認識 ─ 古代貨幣寶螺

這些貝殼你一定要認識 ─ 貝殼之王硨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