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不知的貝殼收藏知識 ─ 貝殼分級關鍵密碼



當我們在收藏貝殼時,除了自己獨賞之外,另外還有另一種重要的形式,就是與同好交流以增加知識與培養習性。關於收藏貝殼的方式,有些收藏者選擇慢慢的收集,也有一部分的收藏者會透過交換或是買賣取得貝殼。如果是後者,賣方如何決定貝殼的價格呢?買方又如何確定賣方的價格與市場無落差呢?

原來主要取決於貝殼的分級制度。

您或許知道鑽石有分級鑑定,而在貝殼收藏的世界裡,您曉得貝殼也有分級嗎?如何判斷貝殼的分級呢?今天,筆者分享「品、完、潔、生」四字訣,教大家輕鬆了解貝殼分級唷 ~

那麼,「品」、「完」、「潔」、「生」代表的又是什麼呢?「品」就是【品】相、「完」就是【完】整度、「潔」就是【潔】淨度、「生」就是【生】長紋,以下分四個部分與大家做為分享。

品相

國際上貝殼的品相,大致分為下列四級:
  • 一級品Gem-成貝,完整,不畸形,殼色正常。雙殼貝要有吻合的不破損原雙殼。芋螺殼唇允許極微的粗糙殼緣。骨螺不斷刺。貝殼水洗乾淨並具應有的光澤。
  • 二級品Fine-成貝,允許極微的瑕疵,很淺的成長疤或傷疤,但不超過1處。芋螺殼唇允許一小缺損。骨螺允許葉片狀有兩處缺損。貝殼不整修如磨整、修補、蛀孔填塞。雙殼貝亦同。
  • 三級品Good-貝殼的破損程度如傷疤、成長疤、斷刺、螺塔缺損或殼唇破損,以及可辨識種類特徵的幼貝。雙殼貝亦同。
  • 四級品Fair-明顯的死殼,沙灘貝,嚴重破殼,褪色,嚴重殼疤,斷刺或螺塔斷失。雙殼貝亦同,或只剩半殼者。
僅僅上述四級分類也不盡理想,因此1977年9月,新的貝殼分級標準HMS-ISGS首次發布於夏威夷貝殼新聞中,也是現在郵購貝殼經銷商、貝殼專賣店遵循的標準。以「+或-」之程度,附加在品級之後,來補充說明品相。若死殼,但品相漂亮完整,可列一級,但要加註「死殼」。如有口蓋,可以註明「W / O」。主要分為5級:
  • Gem:Gem 簡寫G,稱為鑽石級,意為完美的貝殼。標準是:活成貝,達到平均尺寸,完整無損,沒任何疤痕和瑕疵,原生光澤和顏色。
  • F+++ 活成貝:完整無損,只有微小的瑕疵,原生光澤和顏色,近乎完美。
  • F++ 活成貝:非關鍵部位的小缺損,有生長紋,修復的小疤痕或小的瑕疵,原生光澤和顏色,基本完好。
  • F+ 活成貝:有明顯損傷或開裂性生長疤痕,或沙包,水泡,污垢等,但仍能代表該物種的基本特徵。
  • F 活成貝:破殼,或顏色尚可的死殼(有的貝商不對死殼作評級),從資源保護來看,幼貝一般不作為收藏對象,只是個別作科研之用。
也有貝商將品相較差的用F-、F--、F---在做細分,簡單的說,完整的貝殼是一級,稍有缺損是二或三級,缺損較大的屬四級,更差的就是級外品,即五級品。

完整度

一枚貝殼是否完整主要看三個關鍵部位:「外唇」、「出水口」和「殼頂」。這是構成一枚貝殼外形完整的三個基本點。這三處最容易因為受到外力影響而損傷,因此這三部分如果都完好的話,一般都起碼是F++了。而看寶螺的話,主要注意前後出水口,因為最容易受損而又忽略的就是這兩處。用手細細觸摸這兩處,如果感到光滑無比的就好,稍有硌手的話就有問題。大法螺通常螺塔都會斷失,原應屬於三級品以下,但是大法螺在成長過程中,有「後跳」的現象,因此螺塔永遠是斷的,則可列為一級品。

潔淨度

貝殼本身是潔淨的,因為後天的環境污染和微生物的侵蝕才使貝殼產生污垢或腐蝕或瑕疵,以至於破壞了貝殼的觀感。如能保持原生光澤或色彩,也可達F++以上。

生長紋

貝殼擺放時供人欣賞的主要部位是背部或底部,所以這兩處也算是要害部位。如果此兩處基本平整光滑,沒有孔洞,也可達F++。如果生長紋過於粗獷或有開裂性疤痕,那不管長在那裡,只能是F+或以下。
關於孔洞的產生也有分別。如果是動物活著時被別的生物攻擊所產生的針尖小孔,尚屬可以,如果是貝殼被捕撈以後才產生的孔洞,也只能是F+或以下。

總結

綜合以上四點。儘管一枚貝殼可能有所不足,但整體感覺是順眼的,摸起來是舒服的,就OK了。一般地說,F++的品相已經相當不錯,如果是較稀少的種類,F+的品相也可以了。對於剛入門的收藏者,沒必要開始就追求精品,建議等有一些經驗後,再升級換品也不晚。再送九字真言給看倌們:先求有,再求好,後求精。

現在,您對於貝殼分級有基本的認識了嗎?希望本文四字訣「品、完、潔、生」可以對於貝殼收藏有興趣的初學者帶來微薄的幫助。歡迎投入貝殼收藏的行列中,盡情享受貝殼生活。

相關文章


【參考連結】
歡迎成為齊.博客Line@之友
齊.博客為您搭起貝殼文創學習的橋梁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不可不知的貝殼收藏知識 ─ 貝殼的處理與存放

這些貝殼你一定要認識 ─ 古代貨幣寶螺

這些貝殼你一定要認識 ─ 貝殼之王硨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