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知道三代(夏、商、周)以前,中國的寶螺貝幣由臺灣供應嗎?您想知道寶螺的秘密與貝幣的歷史嗎?今日,筆者蒐集相關資料,與讀者分享關於古代貨幣寶螺的哪些事。 基本資料 學名:Cypraeidae 簡介:俗稱寶貝,為腹足綱的一科。 分布:熱帶、亞熱帶、暖溫帶海域。主要分佈在印度 ─ 太平洋暖水區域,有的種類分佈於大西洋的沿岸暖水區。 形態特徵 為軟體動物腹足綱的一科,殼為卵圓形,螺旋部至成體時幾乎消失,殼口狹長,兩緣呈鋸齒狀。 內外唇均有細齒。外套膜薄,成兩葉狀,活著時候幾乎完全覆蓋貝殼。 殼面平滑且富有光澤,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 生活習性 因行動緩慢,怕強光,白天蟄伏在珊瑚洞穴或岩石下面,黎明或黃昏時才會外出覓食。 屬於肉食性,利用齒舌捕食海綿、有孔蟲、小的甲殼類動物。 雌雄異體,產卵季節多在3-7月,卵一般產在珊瑚洞穴,空貝殼及陰暗的地方。 貝幣寶螺 寶螺科的種類繁多,有紀錄的臺灣寶螺就有91種。而文獻上提到曾經作為中國貝幣的寶螺有台灣榧螺、阿拉伯寶螺、黒星寶螺、黃寶螺、愛龍寶螺這五種: 台灣榧螺 圖片來源 / H. Zell 學名:Oliva mustelina 中國大陸稱伶鼬榧螺,港澳稱台灣榧螺。 分布於日本、印度、新加坡、韓國、中國大陸(浙江、福建、廣東、海南)和臺灣。 夏至西周時期貝幣,形體瘦長,淺黃色,一端有小螺旋,背部多磨有不規則穿孔。 山東兗州大汶口文化墓葬、河南安陽殷墟商墓都有出土。安陽殷墟西區M620所出土的台灣榧螺是與銅貝共存。 阿拉伯寶螺 圖片來源 / 臺灣貝類資料庫 學名:Cypraea arabica 因貝殼表面的花紋,像阿拉伯的文字,故稱阿拉伯寶螺或易名阿文綬貝。 分布於澳大利亞、日本、...
留言
張貼留言